主讲人:李常保
时间:2025年6月10日14:30-17:00
地点:生物产业基地楼240
主讲人简介:
李常保,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园艺学会番茄分会副理事长。带领团队以常规育种途径为基础,有机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并完善了番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立足番茄种质资源原始创制,自主培育番茄新品种,对标国外优势品种,发展我国番茄民族种业。创制番茄种质资源1000多份,培育番茄杂交品种40多个,获得国家新品种登记28个,注册番茄商标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项,基因登记139个。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农业农村部重点研发、北京市自然基金重大、北京市科委重点等项目20多项。在《Nature》、《Plant Cell》、《Theor. Appl. Genet.》《PLoS Genetics》、《园艺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影响因子合计175。
内容摘要:
种业是农业的基石,其振兴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加快实现加工番茄种源自主可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针对部分高品质加工番茄仍依赖国外品种、品质性状遗传机理不明、生物育种技术发展及应用滞后、新品种迭代更新缓慢及专用品种匮乏等问题,进行以下研究:基于生物育种技术创新、高效制种体系构建、专用品种创制与配套技术等研究,实现全基因组选择育种;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雄性不育系材料,通过无融合生殖技术探索杂种优势固定机制,开发更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大幅降低成本的高效制种技术;构建多性状同步改良的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优质、专用、不同熟期且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番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