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庆祝化工学院建院60周年学术活动暨周末专家河北行系列讲座之: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稳定性机制研究

主讲人:肖遥

时间:2025年6月6日14:30-17:00

地点:化工楼D207

主讲人简介:

肖遥,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A类),博士生导师,碳中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世界青年科学家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分别在四川大学郭孝东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课题组,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院士课题组研究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动态结构演变,可控相变机制,局域化学与能级轨道调制以及结构基元操控等方面工作。近年来,已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发表论文正面被引用7500余次,H因子 48。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篇),Advanced Materials (10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4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3篇),ACS Nano (6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7篇)等国际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封面论文,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及2023年度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同时担任温州大学与Wiley出版社合办的高质量期刊Carbon Neutralization执行编辑以及高起点SCIE期刊Carbon Energy、InfoMat、eScience、Research等期刊的青年编委。另外,以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课题、国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温州市重点研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担任省级领军人才项目评审专家。

内容摘要:

钠离子电池在智能电网以及大规模储能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由于成本低、合成简单,且具有相对较高理论比容量,成为最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如不可逆的多相转变和较差的空气稳定性,以及能量密度低等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针对上述问题,从局域电子结构调控和轨道杂化机制出发,有效调控晶粒的尺寸、抑制不可逆多相转变、调控氧化还原电位和稳定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设计和探究出一系列高性能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另外,分析了层状氧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在成本和资源方面的优势,探讨了钠离子电池在实验室研究与大规模生产中的融合问题,就未来钠离子电池的水系涂布及回收问题进行相关讨论,旨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电池性能,推动其在智能电网、工业储能以及低速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下一篇: 周末专家河北行系列讲座之:番茄让生活更美好—品种创新驱动种业和产业的发展